

產品分類
(龍獅官網廣東佛山8月26日電 記者張妍)中國籃球協會CBA(微博)聯賽場館規劃設計培訓會議于2012年8月25日至26日在佛山金湖酒店舉行。新華社主任記者、媒體運行專家陳越接受了龍獅官網記者電話采訪。
陳越——新華社主任記者、英語電視新聞副主任、媒體運行專家
龍獅官網:“本周末,中國籃協在廣東佛山召開了首次現場會,討論了新賽季的場館運行優化改造。請問您對此有何評價?”
陳越:“如果用一個長遠的視角來看的話,我覺得這次會議可能會對CBA聯賽產生深遠的影響。從已經報道出來的消息來分析,這次現場會是圍繞CBA場館運行管理、電視轉播和媒體運行等關鍵問題展開的。應該說,這些問題都是CBA聯賽目前面臨的核心問題和挑戰。”
“我注意到,在過去幾個賽季,隨著CBA聯賽向廣度和深度發展,問題隨之而來,而且有屢禁不止、愈演愈烈的跡象。比如有的俱樂部主場場館運行功能區規劃不合理,流線交叉甚至重疊,造成觀賽秩序失控;比如安保工作人員與觀眾發生肢體沖突;比如觀眾占用記者在看臺上的位置,等等等等。越來越多這樣的不愉快的事件出現在電視直播畫面中,出現在報刊雜志上,這給聯賽的整體形象造成了非常大的負面影響。我們看到的是,中國籃協作為聯賽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往往只能扮演危機公關的角色,通報批評、核減經費,但這些都治標不治本。”
“這一次,中國籃協在總結經驗和分析教訓的基礎上,‘自上而下’地發起并主導對CBA場館運行的優化改造,變疲于應對為主動出擊,這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籃協作為聯賽管理者在服務俱樂部、服務球隊、服務觀眾、服務球迷、服務媒體、服務贊助商方面認識的提高。如果上述核心問題得到妥善解決,CBA聯賽的生態環境、公共形象和品牌價值一定會得到巨大的提升,會進入一個健康發展的良性軌道。”
龍獅官網:“您認為科學的場館運行管理是什么樣的?”
陳越:“我們看NBA(微博)比賽,看奧運會比賽時候會發現,一場賽事其實是由不同的客戶群組成的,包括運動員、教練、裁判、啦啦隊、觀眾、媒體、贊助商、場館工作人員等等。這些客戶群是任何一個賽事都不可或缺的元素,而讓這些元素各就其位、互不干擾,必須要有科學的管理辦法,這就是場館運行。”
“首先,場館必須要有功能區域劃分的概念。也就是說,特定的客戶群被分配在特定的區域,做特定的事情,特定的區域發揮特定的功能。其次,各個功能區之間的流線設計非常重要。為什么說是流線?因為客戶群不可能是靜止的,是流動的。在場館分區規劃上,流線重疊或交叉是大忌,流線一旦重疊或交叉,必然出問題。再有,不同的區域應該有不同的專業人員管理,決不能讓不懂得客戶群需求的人來管理。”
“場館運行起源于西方,經歷了反復的實踐,已經成為一門科學。應該說,北京奧運會的舉辦為中國輸送了場館運行理念,后來又運用到廣州亞運會和深圳世界大學生運動會,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F在,這一理念被中國籃協認可并準備推廣到整個CBA聯賽,如果得到順利實施,中國籃協將開創國內采用場館運行方法來管理國內聯賽的歷史,這將是非常有益的嘗試。作為我個人來講,因為我采訪或籌辦過很多大型綜合賽事,所以我很希望看到場館運行的科學管理模式能夠在CBA聯賽上獲得成功。”
龍獅官網:“您認為在落實場館運行管理上,目前可能存在什么障礙?”
陳越:“這個問題比較復雜。首先,中國籃協要有非常堅定的決心來推動這件事情向前發展。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肯定會有困難,關鍵看中國籃協的推行力度。只要中國籃協下決定推行,我認為許多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其次,要有一個統一的標準?,F在距離新賽季開始還有三個月的時間,這三個月里,中國籃協要像上賽季要求所有場館在看臺上預留專門席位給文字記者觀賽一樣,定好硬指標。”
“第三,認識要到位,行動要統一。在落實場館運行管理上,特別需要得到各個俱樂部和場館業主的支持和配合。17家CBA俱樂部的場館硬件設施條件不盡相同,有的館甚至已經相當陳舊,客觀上因為‘先天原因’不太能夠滿足場館運行設計的要求。但我想強調的是,CBA聯賽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一個統一的整體需要一個統一的形象。場館運行更多是對理念的要求,對意識的要求,屬于場館‘軟實力’的范疇。場館運行做不好,聯賽形象必然打折扣,而聯賽形象受損,吸引力和商業價值必然受損。比如說,新賽季對電視轉播提出了高標準,攝像機位會侵占小部分觀眾席位。在這種情況下,在制作統一標準的轉播信號和彌補俱樂部票務損失方面需要尋找平衡點,這就對中國籃協的協調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龍獅官網:“您對CBA媒體運行有什么樣的看法和建議?”
陳越:“媒體運行是場館運行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好的媒體運行,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媒體在場館獲得好的服務后,一定是心情舒暢的,一定不會‘沒事兒找茬兒’,可以看作是預防危機發生的一種有效手段。”
“用一句話簡單概括吧,媒體運行既需要為記者提供硬件設施,又需要提供‘軟’服務。在硬件設施中,除了為記者采訪設置各種專屬區域外,我特別想強調電力供應和網絡通訊的重要性,它是記者傳輸稿件的生命線。在新聞信息競爭以秒計算的今天,電力供應是否穩定,網絡是否暢快,實在是太要命了!而上個賽季,電力供應和網絡通訊在某些CBA場館仍然是時常會發生的問題。”
“媒體運行的‘軟’服務,指的是信息服務,包括運動員簡歷、教練簡歷、對陣形式、交手記錄、首發陣容、賽前訓練、技術統計、混合區即時引語、新聞發布會摘要、賽后回顧等等,這是一個系統工程,是奧運會的規范。提供這些基礎信息,需要投入不少的人力,它大大方便了記者的采訪。但在現階段,我倒并不覺得非要推行這一標準。有條件的俱樂部能夠提供最好,沒有條件的俱樂部做不到也無可厚非。”(完)